道德经 > 注解
+

家在旅途—老子浅释

作者:于道民    来源:老子论坛


二  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解释】
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话的文义并不难理解,但它与上下文的承接关系却颇值揣摩。
联系上下文的承接关系并综合道论的整体思想看,老子罗列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的目的是为了紧承上章的“名可名,非常名”之说,借“名”的基本特征来喻示有名存在(即各种各样的具体存在)的存在方式(即“物之道”)的某种缺陷,以便借此而提出一套更符合于道的存在方式。老子觉得:美之所“以”为“恶”,并非其有本质之美,“善”之所“以”为“不善”,并非其有本善之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则进一步说明一切具体的突出性状——如有、无、难、易、长、短等——都离不开对立影子的映衬,它们相反而相成,递相嬗变而不独立自足,显示了生存基础的自相矛盾性以及不足以长存的迁延不居性,理想的存在方式应该对此有所因应。老子的思路是:既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那么,理想的“取名”方式就不应只有不无,只难不易,只长不短,只高不下,只发音不发声,只处前不处后……或相反,而应是不有不无又能有能无,不难不易又能难能易,不长不短又能长能短,不高不下又能高能下,不发音不发声又能发音能发声,不处前不处后又能处前能处后……这“不有不无不难不易不长不短……”就是下文提出的“无为”;这“不有不无又能有能无,不难不易又能难能易,不长不短又能长能短……”就是道论所崇尚的“无为而无不为”。这一段话是老子得以导出道论的一系列基本主张的逻辑大前提。
⑵圣人
具有某种理想人格形态的人即“圣人”。不同的思想流派推崇不同的理想人格,因而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圣人”。老子所说的“圣人”是指以“玄德”为趋求而行于“大道”的人,通常是指具有这种理想人格形态的组织管理者,人群社会的统而治之者。
⑶处无为之事
“无为”的这个“为”字即“成为”或“是”的意思(与英文的be相当),“无为”即在“取名”问题上无所成为或无所是之义,义指不滞于名而柔弱灵动。“处……之事”是一种做为,“处无为之事”即老子道论提出的无所成为的做为——“为无为”。
“为无为”绝不是不做事的意思,而是做事的一种方式。这种做事方式保有混沌无名所具有的无限演展能动性,柔弱灵动地进行自我展布,顺任于情势之自然而展身做为;做事时
不以“成名”为指归,不做仗“名”逞能之事;能懂得适时抽身,不让自己充当某一具体的角色而起着无法抽离的支撑作用,不因做某事而使自身专化特化。人们常常为了有所成为而做为,英文更有“To be is to do”的劝进格言。相比这下,老子的做而不作、无所成为的做为令人耳目一新。
⑷不言之教
“言”即依名作判,仗名立言。具体表现为对审美、价值(即美恶、善不善)的评判,对事物特性的断言,以及对事物演变前景的预测等。“名”之迁延不居使老子觉得仗名立言不可靠,故有“不言”之说。鉴于统治者常常利用权威扶植“唯一真理”而说教,宗教迷信总是借助“预言”而欺人,有时则两相勾结挟神帝之名以令天下,所以老子的“不言之教”自有其产生的背景。
⑸万物作焉而不辞
“作”即万物的涌现与流变,“不辞”即不推辞、不抗拒、不畏避。“万物作焉而不辞”即坦荡迎侯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畏避抗拮。这说明成大道者要有准备面对各种可能境况的大无畏之心。
⑹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制成某器具、成就某事业功果、创立某学说、养育儿孙等都可以说成是行为者的“生养”。“生而不有”即生养一切而不拘系自有,即老子所说的“辅万物之自然”、“以万物为刍狗”。“为而不恃”即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生养的儿孙、做成的器具、促成的事业功果,以及学成的绝技秘智等都可以说成是自己做成的东西。这些只作为人生的借持而不作为人生的依赖即“为而不恃”。
⑺夫唯……故……
此句式在老子道论中多见。“唯”本义为“只有”,在此因果句式中,用来强调前提的充分性,有仅此前提就足以导出彼结果的意思。句式可解为“就是因为……所以……”或“正因为……所以……”。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互悬殊,音与声相互衬托,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侯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畏避抗拮,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评析】
本章以名的基本特性来喻示有名存在的基本特征,说明事物的相互依存性以及事物迁延流变之不可避免性,并借此而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为主张,即“无为”、“不言”、“不辞”、“不有”、“不恃”、“不居”等。
名之不独立自足说明执求“成名”之不可取,这就是“无为”;美丑善恶之不可偏举说明太过主观太过逞强的拣择指谪之不可取,这就是“不言”;事物迁延流变之不可避免说明人必须以无所畏忌之心去迎侯事物的变化以及随变化而来的新事物的涌现,这就是“不辞”;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说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被真正保留,这就是“不有”;一切有名存在就象迟早要融化崩解的冰山一样靠不住,人所做成的什么,促成的事业也概莫例外,这就是“不恃”、“不居”。这些行为准则在老子道论中是深得于道的“玄德”的体现。因此,本章已经相当完备地提出了老子道论所要提出的基本行为主张。
本章虽未见一“名”字,但谈的就是“名”。现代科学通常都是在状态复合空间(即相空间)中构筑一定参数的系统模型来描述对象物的综合状态。这种描述所依靠的是非常精致的数学语言。而在传统的日常语言中,我们通常都是给对象物冠以这样或那样的谓词而描述它的综合状态。这主要由表示属类的名词表示属性的形容词或表示运动状态的动词等组成的谓词表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称之为“名”。给对象物冠以这样或那样与之相适应的词语就是“冠名”。通过“冠名”而对事物作描述就是“名状”(动词),难以作这种描述就叫“无以名状”,或如老子所说的“绳绳兮不可名”、“不知其名”。所谓的“名实相副”就是指对事物所作“名状”与它实际的状况之间的符合性。这是中国古代各家流派都非常强调的原则,老子对“名”的为难与审慎表现了相同的思想倾向。
事物的存在状态被映射到各种各样的“名”作表征之后,事物的状况就表现为事物的“名状”(名词),它包含事物在名的序列中占居的地位——“名位”,以及相对应的职权——“名职”,事物的变化就表现为事物的“名变”。在名实相副的原则下,行为体之“成名”更应看成是一种自身状况的调整,而不仅应看成是外界的随意赋加。这种调整就称之为“名于……名”,从一种存在状态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就表现离前一种名而走向后一种名。因此,行为体的运动变化既表现为事件丛林的行进,也表现为众名世界的旅游。处事求利,适名求安。老子道论既是事件丛林的行走指南,也是名界旅游的“安名告示”。这方面的理解将非常有助于对老子道论的思维脉络作系统化的全面把握。


转载申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子LaoZi.Net
阅读:10095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COPYRIGHT LaoZi.Net © 2002 说道  豫ICP备1800963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