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 注解
+

為老學正名 老子文章共賞

作者:楊水源    来源:老子论坛

第 三十六 章﹕微明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舉]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釋];[今譯]

將欲[歙]之,    人身如皮囊  生命就是精氣  由[壯年轉衰]  正如[皮囊歙氣]
必固[張]之﹔   善於修道德之人  可以用~[固氣]~[專氣致柔]~的方法[重獲強壯]
將欲[弱]之,   [皮囊將欲軟弱]   引喻人生將欲進入[老弱之年]
必固[強]之﹔   善於修道德之人  可以用~[固氣]~[專氣致柔]~的方法[重獲健康]
將欲[廢]之,   [皮囊將欲報廢]  引喻人身已進入[老弱病殘]的晚年
必固[舉]之﹔   善於修道德之人  可以用~[固氣]~[專氣致柔]~的方法[重獲安康]
將欲[奪]之,   [壽限將到盡頭]   引喻閻羅王即將[奪去生命 ]
必固[與]之。   善於修道德之人  可以用~[固氣]~[專氣致柔]~的方法再[給與添壽]  

是謂[微明]。      這就是修道進入~[微明]~境界所獲得的利益
柔弱勝剛強。     天下最精微[柔弱]的[真氣]戰勝天下最[堅強]的[生命規律]
魚不可脫于淵, 人的生命不能沒有[真氣]的依養 正如魚不可脫于[深淵 ]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從~[道的國度]~流出的~[利器][真气]~是無法出示或炫耀於外人的

[作者解文]
此章[國之利器]與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同解  可互為參考~~

                     ※             ※            ※            ※

    [前言] 大約西元前五百一十五年左右[老子]將[道]傳往[西域]  數百年後[太上]的[道]再以[佛陀]的教義回傳中土  原始[佛教經典]又輾轉經歷本土[道家高真]的修飾才[全其大成]  我這觀點可是有依據的 [佛教]重要經典[心經]與[金剛經]    我們若從祂的內容作深入研究  可以發現經典上的重要立論完全來自於[老子道德經] 我試以下面這篇經文來給各位作個比較  還請諸位大德指正;

[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知 不知 上]

[知] [不知]  上
[不知] [知]  病
聖人不病 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注釋]
[知]        指 [聖智] [先天上知]也  佛言; [無上正等正覺]
[不知]     指 [人智] 屬 [後天下知] 佛言;[眾生無明業識]
[上]        [尚矣]  意指上等之人成就上等之業也
~~~~[上句老子言聖人證得[無上聖智] 故[私智]不起做用]~~~~
[不知]     指凡人不識 [先天上知]
[知]         指凡人恃才傲物 自以為聰明一世
[病]         人類千秋大病也 佛言:[人生大夢一場]
~~~~[下句老子言凡人業障纏身不知[聖智] 卻自以為聰明]~~~~

[今譯]
證得[聖智]之人 [明白四達] 卻不以私智為用 這才是大丈夫上等之人
凡人不識[聖智] 卻恃才傲物自以為聰明 這正是人類的大病啊
聖人是沒有這種毛病的 因為聖人知道人類的智能與知見只不過是對[聖智]
無知的病態罷了

[作者按] : 老子利用文字 [知] [不知] 的句型排列  很技巧又機智又幽默的把先天的 [道慧] 與 後天的[人智]極富創的給予表明了 這與佛家言: [般若般羅密多]~~[智慧到彼岸求]~~真有異曲同工之妙也 !
[關於道佛之間的傳承我將慢慢再作分析 保證越來越精彩]

转载申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子LaoZi.Net
阅读:6242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COPYRIGHT LaoZi.Net © 2002 说道  豫ICP备1800963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