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 研究
+

《太极经藏》——道(初稿)

作者:阿杂    来源:老子论坛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恍兮惚兮,其中有象”——道之绝唱,千古不衰,古今中外,谁来揭开这一贴“道符”?
   数千年无数求索者前赴后继,以生命蹈赴修炼之道场,只为揭开道之根根由由,探寻道与自己生命的渊源,但是有谁真正看到了道的本体?而今人探道则更少有这种深刻心志,多为做学问而已。现在,揭开历史上的种种“道符”,让道大白于天下,此乃苍天造运,大势所趋,末法之时播新法,吾生秉承天意,顺天承运,不敢不为也!

一、阴阳与道的特性

   道之义,有规律、诀窍、行路、方法等含义,然而,道之规律、诀窍、行路、方法等含义既包含于物质的自然变化中,也包含于人的精神和思想之变化中,还包含于物质与精神相互混合之变化中,是物质与精神所共有的。换句话说,所有物质与精神的现象都有道的含义于其中。因此道的特征,必然是物质与精神共有的特征。探道,就要从物质与精神共有的特征去发现。
   物质与精神共有的特征是什么呢?是阴阳!物质有阴阳,精神也有阴阳。例如,物质有质地上的硬和软,精神也有意志上的硬与软。又如,在一般情况下,人在精神上的粗犷,必然反映在身体和行为上的粗犷;人在精神上的纤弱,必然反映在身体和行为上的纤弱。当然,在阴阳倒背的时代可能有变异,一些五大三粗的男人会有软心柔肠的女人性格,一些女人具有五大三粗的身躯和豪放的性格,但是这肯定是少数。不管怎么样,不管阴阳是否有变异,阴阳是物质与精神所共有的特征,这是毋庸质疑的。
   易经为什么能算命?就是因为易经用阴阳特性反映物质与精神的共性规律,因此可以从物质特征看到人的精神特征,比如红色代表阳性,代表火焰,代表活泼等,火焰是物质的,活泼是精神的,两者同属于阳性,遵从同样的阴阳规律。所以易占观象,是通过阴阳卦象看到人与物质环境的共性变化,通过物质环境的有形(可见)变化去推断人的思想和生命的无形(不可见)变化。这就是易经之道!易之道就是通过阴阳变化来看物质与精神的共性变化。

二、太极与道的本体

   知道了物质与精神的共性,也就看到了道的特性。但是,道的特性并不是道的本身。我们还要透过阴阳特性去探讨道的本体。对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太极。太极的两极不一定是对立统一的阴阳,它的两极只表示两个相对独立的事物,不一定是阴阳事物。阴阳事物一定是相对独立、能量指向完全对立的两个事物,太极的两个极包含这样的阴阳事物,但是也包含能量不对立的两个独立事物。例如,水与火是阴阳对立的两个事物,两者能量对立,不能相碰;钢与木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事物,两者能量不对立,可以互嵌。也就是说,太极反映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比阴阳反映的两个事物的关系,在范围上要大得多,所以阴阳只是反映部分事物的道的特征,而太极则反映了所有事物的道的特征,当然也包括阴阳事物的特征。因此,必须以太极所反映的道的特征来透视道的本体,才能无漏地获得道的全部内涵。
   太极的特征是什么?1、两极事物相互独立,完全对称,地位和能量完全平等,2、两极事物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两个特征创造了太极旋机,是一种旋转机制。所以,太极是一个旋转体。
   旋机产生的原因:1、两个事物各有自己的独立性,融而不化,所以有排斥力;2、两个事物含有对方的特征,独立而不分离,所以有亲和力。这两种力合成一体便形成了旋机。太极旋机必须是圆融的,即两极上的事物独立而对称,地位平等,能量均衡。所以太极图是一个正圆和合的旋转体,叫做“圆融”。如果两极上的能量不均衡,那么形成的只是旋机,而不是太极旋机。
   太极旋机反映了事物最基本、最和谐的运动形式和动力。只有太极旋机能保持永久性,能量不均衡的旋机只能存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能量强的一方必然会逐渐消化能量弱的一方,最后造成旋机自身的毁灭。太极旋机的特征是物质与精神都共有的,而且是物质与精神长存的绝对标准,偏离这个标准,物质与精神都会出现败坏,最终导致毁灭。所以,太极旋机就是道!就是那个千百年来人们奋斗不懈所追求的道!

三、思维与道的含义

   太极旋机就是道,称为“大道”,简称“道”。要理解大道,必须从思维方式上进行彻底的革命。首先要放下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固化了的道含义,把思维回归于道的零知识状态,重新审视道的含义。其次是要着眼于物质与精神的共性特征,放下虚玄思维习惯,把对道的认识置于物质与精神的实体上。最后是要放弃“定义”思维习惯,放下纯粹通过逻辑思考和实证才能认识事物的那种思维方式,培育自己的直觉悟性,增强感悟事物真实性的能力。
   大道是两极运动机制,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大道产生于物性,作用于物质。物质不是道创造的,而是由原始物在称为“道”的旋转机制中产生的。道,既是原始物创造物质的机制,也是此物质创造彼物质的机制。进一步说,道是产生物质、宇宙、生命、意识等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生产机制。物质、宇宙、生命、意识等的实体都是在道的机制中形成和维系的,反过来说,如果物质、宇宙、生命、意识等的运动变化偏离了道,脱离产生和维系它们实体存在的那种最原始、最根本的机制,它们就会走向分崩离析。
   物性产生于物质,大道产生于物性,物质的形态和运动又由大道产生和维系。因此,物质、物性、大道,此三者互依互存互根,这才是道的真正含义和真实面貌。
   大道蕴涵太极思维,以下用太极思维简单解析人们常见的道的含义,以助于更好地理解大道。
   1、关于“道家之道与佛家之法”
   道家之道与佛家之法在深层次上是同义的。在一般概念中,道家之道偏重于物质客观性,所以有法术、功能等概念,佛家之法偏重于精神主观性,所以有觉知、心识等概念。两者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在对心性的要求、对生命和宇宙的认识上是同构的。从中华文化的角度上说,道家文化的物质性与佛家文化的精神性,构成了中华佛道文化体系的太极旋机——大道,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道家与佛家在低层次上各自都有独立的思想体系。所以初学者看不到道家之道与佛家之法的内在同一性,修佛者总是强调心识修空,不理解道家的道法自然,修道者总是强调道法自然,不理解佛家的心识修空,他们都看不见心识修空与道法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同一性,思维空间十分狭小,导致对道家之道和佛家之法的认识上的偏见。
   道家与佛家在高层次上的思想是一致的,统一于太极思维,即统一于心与物两极的圆融性,都达到了生命的心物两立,心中有物,物中有心,心起物动,物动心知的觉者状态。所以,在高层次上佛与道是不分家的。
   2、关于“说出来的不是道”
   “说出来的不是道”,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掩盖,掩盖其对道的无知,修饰其理论学问上的逻辑完整。这样一来,就把道概念虚无化了,严重阻碍了对真道的探索。
   有人引用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来支撑这种说法,其实他们连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都理解偏了。“道可道”的前一个“道”是指那个根本的道,抽象而难以理解,也就难以言说。后一个“道”是指具体化的道,可见可触可言传身教。道一具体化,就不是那个根本的道。根本的道是所有的事物(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含有的,具体化的道只是具体的这类事物所含有,其他的事物可能不含有。我们探求的道,是那个所有事物都必须包含的根本的道,也叫做“常道”,或者“恒道”。常道难以言说,不等于不可言说。常道很难有人看见,所以就很难有人言说。看得见常道,就可以言常道,看不见常道,怎么言常道?
   3、关于“道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这是从哲学上看道。哲学是建立在抽象事物上的逻辑原理,是对已知的具体规律的学问抽象,建立在公认实证的基础之上。道学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感悟思维综合运用之上的,有个体的求证,但是如果悟性很强,悟到时已经心知肚明,自信不疑,也可以不用任何求证。
   “道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是根据“道创造万事万物”与“道制约万事万物”的说法而进行的哲学概括,其实道既不创造万事万物,也不制约万事万物,道与万事万物是互根互存的,没有道就没有万事万物,没有万事万物就没有道!
   4、关于“练功修道,闭关出窍”
   佛与道的修炼都有很多门派要修炼出功能,也有很多门派要修闭关这一课。为什么这些门派要修出功能?为什么要经过闭关的“灵魂出窍”这一课程?其实,炼出功能和灵魂出窍,都是一种既求证又修炼的方法。功能不是道,灵魂出窍也不是道,两者都是道的一种现象。修炼者通过炼出功能和灵魂出窍,感受到道的真实存在,同时也要在这种道现象中,感悟到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心性、灵魂与心性之间的道关系,并把握好这种道关系。
   功能是具体道的现象,灵魂出窍也是具体道的现象,其中蕴涵着具体的道体,但是都不是根本的道体,不是常道。有些人炼出了功能,也能使用功能,但是他并不知道功能中蕴涵的道体,所以他其实并没有得道,因为他连功能中的具体道都没有看见,更不用说看见常道了。灵魂出窍也是一样,如果看不见灵魂出窍所蕴涵的具体道体,他就不是一个得道者。举一个例子,你是不是汽车行家,是不是进入了汽车行道,不能只看你是不是会开车,还要看你对汽车的性能款式、发展行情、维修能力、驾驶技术等是不是综合把握了。
   5、关于“道在万有与万无之间”
   道究竟是“有”还是“无”?有人说:说它有就有,说它无就无,大道无形,变化无方。这可真是够虚玄的,我称之为“概念道”。“概念道”是道学上的一种理论游戏,可以有完整的思维体系,也是一种对道无知的掩盖行为,是对老子的“有”与“无”概念的曲解。
   老子的“有”与“无”是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就象“阳”和“阴”一样。去寻找“有”和“无”、“阳”和“阴”具体的含义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是太极思维上的两个“极”的符号。从最初级来说,看得见的就是“有”,看不见的就是“无”;进一步说,公认存在的就是“有”,得不到公认存在的就是“无”;再深入一步说,人的理性认识得到的就是“有”,认识不到的就是“无”;更纵深一点说,客观存在的东西就是“有”,反之那种被称为“虚空”的东西就是“无”,......随着探索者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有”与“无”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有”与“无”的终极含义就是太极的两个极点。老子说的“有无相生”,是指“有”与“无”作为太极两极之间的道的关联性,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在“有”与“无”这两个太极的极点之间,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老子的“有”与“无”之间“相生”,是指在“有”与“无”之间的太极旋机中“相生”。老子的“有”与“无”是对易经的“阴”与“阳”的另一种表述,易经强调的是事物变化的运动模式,老子强调的是观察事物的思维模式,两者“同出而异名”,都发源于太极模式。所以老子的“有”与“无”之间存在着“天下式”的“公式性”,也就是存在着太极旋机——大道。
   “万有”和“万无”在概念上与“有”和“无”并没有本质区别。“万有”和“万无”虽然是对事物的真实所指,不是语言符号,但是在含义上包含了“有”与“无”在语言符号上的所有内涵,所以也具备了老子所说的那种“天下式”的“公式性”。虽然,“道在万有与万无之间”的说法有点虚玄,但是内涵上与老子的“有无相生”是一致的。
   6、关于佛家的“空”
   “空”是佛法的要义,与老子的“无”同义。老子讲了“有无相生”,佛家只讲了“空”字。但是这个“空”实际上蕴涵“太极”的含义。当真正达到“空”境界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什么都真真实实的有了,形成了“空”与“实”的两极。“空”与“实”之间的演化正是太极旋机的作为,也就是大道的作为。所以,在佛家“空”的背后是“实”,与老子的“有无相生”的含义相吻合。佛家在求“空”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实”,并在由“空”变“实”的过程中,要能够感悟到使“空”变“实”的大道的存在。这就是佛家修炼“空”法的真义。
   7、关于科学思维
   有不少修炼人很轻视现代科学,认为科学是背道而驰的,认为科学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严重毁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不能这样简单的看,因为这些问题并不是科学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功能上的缺陷造成的。
   科学是从神学中脱离出来的,形成了科学与神学的两极,构成人类文化的旋机运动。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最大贡献不是它增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是它的思维方式。科学思维从感性思维中脱离出来形成理性思维,最大特点就是“物外看物”的观察视角。比如,西方神学看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是站在地球上看,感觉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在观察视角上是“物中看物”,科学看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是站在地球和太阳之外来看(就象站在宇宙空间中看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指出地球围绕太阳转,在观察视角上是“物外看物”。佛家、道家和易家都是以身心来感悟事物,把自己融在事物中感悟事物的变化玄机,所以也是“物中看物”的观察视角,只不过佛、道、易三家所感悟的事物空间很大,他们在概念上感悟的是整个宇宙,而不仅仅是太阳系。
   中华文化的“物中看物”思维可以感悟到事物的变化玄机和均衡性,思维不受物质与精神的实体界限所阻隔,能看到物质与精神的共性,但是却看不到事物实体的结构特征,导致看不到事物的真实实体。现代科学的“物外看物”思维可以看到事物真实实体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甚至能改变物质的结构而创造新物质,但是却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变化玄机和均衡性,思维要受到物质与精神的实体界限所阻隔,很难看到物质与精神的共性。在探索大道中,我们必须用“物外看物”的思维进行“道外观道”才能看到道的真实本体;必须用“物中看物”的思维进行“道中观道”才能把握道的变化玄机和均衡性。所以,科学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学意义和探道价值。
   8、关于“道之为物”中的“物”和“象”
   这是老子的名句,是老子对道的本体的描述。有人因此而把道看成是既为物又为象的两性体,就象光的“波”与“粒”的二重性一样。其实,这只是看到道的实体的表象而已,并不是道的实体本身。
   老子的这句话表明老子是用很强的内功看道,并不是在搞理论上的推理推论,他是在“惚兮恍兮”中看到的,这种用身心的功能去看道,是一种很敏锐的感悟能力。由于老子是在“道中观道”,所以不可能看到道的实体外貌,就象鱼在河水中看不到河床和河水的实体外貌一样,受到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的严重局限。
   老子看到的“物”和“象”,其实看到的是旋机中事物运动的“物象”。举一个例子,如果你在龙卷风中,随龙卷风一起旋转,那么你能看清与你同时旋转着的东西的形状,这就是“物”,当你有能力不随着龙卷风旋转,你能够在龙卷风中定住不动,那么你看见在你周围旋转的东西都是些“影”。同理,老子以他的功能定力在宇宙事物的巨大旋机中进行观察,当他随着旋机转动时,看见的是有形的“物”,当他定住不随旋机转动时,看见的是无形的“影”。由于功能中看物不是靠光的折射,所以老子看到的“影”就是他所说的“象”。老子的功力能达到如此高深的程度,可以观察到大道中的“物”和“象”,不愧是伟大的道学宗师。

转载申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子LaoZi.Net
阅读:1009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COPYRIGHT LaoZi.Net © 2002 说道  豫ICP备1800963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