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 注解
+

《老子》第十二首:太上

作者:楊水源    来源:老子论坛

第十二首:太上             〈原 17章〉  
太上,不知有之;下知有之,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二千年來儒者早已在科舉制度下為主政者所招撫,儒學也就自貶為帝王之御用,所以儒家一向主張:『天、地、君、師、親。』儒家對於手握生殺大權,高高在上的專權主子,只有以天地之德這種全然虛幻的慨念來作為勸君之道,老子此首經文自古即被儒者以政治語言作銓釋,硬將隱喻真道的“太上”一詞註解成國君也就不足為奇了。
堪稱老子道學庶傳之庄子豈不早有見地?一部南華真經除了詮釋老子之道,更利用寓言或杜撰故事對當代儒學極盡暗諷之能事!可惜言者淳淳,聽者邈邈,二千多年過去了,老子道學仍舊壞在儒哲之手,仍舊是含冤莫白!
前首經文〈上德不德〉是老子以本體論的角度來揭示無名心性之流轉,此章老子以人性的角度來開示無名落入人心而產生對真道的向背,老子一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可說看透了凡夫俗子的愚昧無知!修道首要正是建立對大道的誠摯信心,這就是老子於此開釋之精要。
[經文破譯]
大道流化,萬物創生!若從這過程來觀察人類的心性演化應該是如此的吧--
『太上,不知有之』
在太上(引喻真道本體)心性是無為且無智的。俗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老子形容(無名心性)安住在這個境界是:『明白四達,而無知。』是:『絕聖棄智』是:『知,不知,上。』從哲學觀點來說“太上,不知有之”正是功夫實踐與境界哲學的至極冥合!
『下知有之。』
其下便是常德的境界,在此心性雖然仍處無為但卻已有了“知”的一念,(無為而有以為)心性已無法保持清靜無染,無法再相忘於道境!故曰:『下,知有之。』
『其次親之』
再其次便是上仁之人,心性在此已然落入有為境界,但無名心性因離真道猶不遠故仍知所親近於道,故曰其次親之。
『其次譽之。』
再其次便是上義之人,此等人心性離道是越來越遠,雖然仍知稱譽於大道但也僅止口惠而不實。故曰:『其次譽之。』
『其次畏之。』
再其次便是上禮之人,心性離於大道愈遠,人心不知道之可親,反而對全能之大道產生莫名畏懼,於是便有造廟建祠祭拜鬼神求祈庇佑,等等迷信的作為發生。故曰:『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再等而下之便是愚痴謾夫,此等凡於之夫,心性已完全為人類妄識所主宰,至此完全忘卻本人性命之根源,真常大道的存在,甚至人心因對大道的莫名畏懼反而產生慢侮的行為。故曰:『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以此觀之,心性之所以會離道越來越遠豈不正是因為人性對真道的背離,對生命之母源的誠信越趨薄弱而終致全然不信?故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但是悠遠而珍貴的無為大道,祂仍然不分親疏厚薄的作育於萬物,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縱然成其大功而弗居。此時矇然無知的天下百姓也只是讚美說:『這一切只不過是大自然成就之理吧了!』

【讀經心得】
《道德經》每一首經文都蘊含極為精深之義理,對於修道之途徑皆有獨到且精闢的開示,就像此章所牽涉之實修內涵之境界極高,作者之註解也僅是作文字上的淺解,讀者可依此哲理進路深入思考相信必然更有所獲。

转载申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子LaoZi.Net
阅读:16442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COPYRIGHT LaoZi.Net © 2002 说道  豫ICP备1800963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