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 研究
+

老子个人形象的自我描述

作者:却知子    来源:老子论坛

   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寥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德母。
   了解老子的思想应当首先了解老子其人。而老子也知道,要让后世效法,则自身必须提供一个修道者的榜样。那么作为一个入道之人,究竟处身在世上,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他的外表与内心究竟要怎样与俗世达到统一而又与众不同呢?
   在这章中,老子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此章中有七处提到“我”字,似乎正是在渲染这样一种修道者的个体形象。他不做老子本人的自我外貌特征,因为修道者不注重外表,人人可得而修之,他讲述了修道者的共性,即所共同具备的特征。他既讲了自我,又好象不在讲自我,容所有修道者的共性于一身,这就是他所提供的典范形象。
在第十五章中,老子也描述了“古之善为士者”的样子,但那似乎更贴近与对古者的继承,而作为老子的应用,他结合自身所提出的榜样,则似乎在本第二十章中说的更为生动。
   所以,大道之行也,载于每个人的身上,我们秉承着自然的法则来,又延续着自然的法则去。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的部分。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连圣贤亦是如此。但他们在畏惧的同时,内心坚持着另一种崇高的信仰,那仿佛是晨光之下凝缩的雨露,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召唤,比起他们所畏惧的事来说,畏惧是理所应当的,是达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的必由之路。
转载申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子LaoZi.Net
阅读:24878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COPYRIGHT LaoZi.Net © 2002 说道  豫ICP备18009634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